1
你有没有在互联网的夜晚,偷偷换上“马甲”,做回另一个松弛的自己?
我有。
现实生活里,我26岁,互联网大厂小透明一枚,专业“加班到秃头”,身兼996与家长催婚双重buff。
每到节假日,总有人提醒我:“你同学二胎都生了,你打算什么时候带个人回家?”
说得好像脱单比点外卖还简单!
其实我很擅长“伪装”自己,当然不是那种“杀猪盘选手”。
而是朋友圈、相亲群、APP里都能切换不同社交滤镜。
白天在格子间做甲方“文案小螺丝”。
晚上回到出租屋,脑子昏昏沉沉,只想开个新号放飞自我。
那天晚上,被家长连续四次催婚后,我一咬牙,在最火的相亲APP上注册了个新号。
马甲ID:“暖暖小幼师”。
资料写得阳光又治愈:“小动物控,幼儿园老师,擅长手工,爱生活,爱跳广场舞……”
其实除了昵称,其他全是胡诌的。
头像也精修到连我妈都快认不出。
现实里的我,最擅长的“手工”是Ctrl+C和Ctrl+V,“跳广场舞”不过是用筋膜枪把脖子敲到咔咔响。
但起码不用担心亲戚八卦、不用吐槽工作,也没人追着问:“你月薪多少?房子买哪了?”
没想到,网络世界真的能提供片刻喘息。
每天和陌生网友聊天,假装温柔软萌、热爱生活的幼师,反倒发现所有压力都能暂时释放。
你可以撒娇、可以卖萌、可以无限畅聊你理想的生活。
这才叫真正的“网络松绑术”。
就在APP注册的第三天,有个人给我发来了点赞+聊天请求。
ID叫“小白厨”。
头像是一只呆鹅。
还配文说“业余厨师一枚,擅长清炒土豆丝,梦想环游厨房,极度痛恨葱花。
信手点开对话,他开的第一句就是:
“老师,我要是给小朋友做葱花煎蛋,他们会不会哭着跑?小时候我被葱花支配,现在回忆都冒冷汗。”
我被逗得直接差点喷出水,顺手回复他:“哈哈哈,你这是创伤性应激障碍吧?是不是小时候一口葱花下肚,从此看到绿色就PTSD?”
没想到他